DNA凝胶回收试剂盒
收藏
产品编号 D0056
数量
¥ 157.00
产品包装:
50次
产品简介
使用说明
相关文件下载
相关产品
相关论文
产品问答

碧云天的DNA凝胶回收试剂盒(DNA Gel Extraction Kit),是一种用于从DNA琼脂糖凝胶中回收目的DNA的试剂盒。
本试剂盒采用了融胶液,可以使琼脂糖凝胶完全融化。同时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离子交换柱,在特定条件下,使DNA能在离心过柱的瞬间,结合到DNA纯化柱上,在一定条件下又能将DNA充分洗脱,从而实现DNA的快速纯化。无需酚氯仿抽提,无需酒精沉淀,通常12个样品只需不足20分钟即可完成。
每个DNA纯化柱可以结合的DNA量的上限约为15微克。
适用于从DNA琼脂糖凝胶(agarose gel)电泳后割取的含有目的DNA的凝胶块中快速提取DNA。该目的DNA通常为PCR产物、质粒DNA酶切出来的DNA片段、超螺旋质粒DNA单酶切后的线性化产物和DNA连接产物等。
本试剂盒适用于纯化100bp-10kb DNA。长至30个碱基的引物均可被完全去除。
DNA回收效率通常为60-90%。接近100bp或10kb的DNA片段回收效率要略低一些,大于10kb的DNA回收效率迅速下降。另外如果样品中DNA含量特别低也会导致回收效率下降。
本试剂盒纯化所得DNA可直接用于酶切,连接,转化细菌,测序,PCR,杂交等后续操作。 
每个试剂盒足够用于50个平均重量不超过400微克的凝胶样品。
包装清单:

产品编号 产品名称 包装
D0056-1 溶液I(融胶液) 20ml
D0056-2 溶液II(洗涤液) 26ml(第一次使用前加入39ml无水乙醇)
D0056-3 溶液III(洗脱液) 3ml
D0056-4 DNA纯化柱及废液收集管 50套
说明书 1份

保存条件:
室温保存,一年有效。
注意事项:
第一次使用前在溶液II(洗涤液)中加入39ml无水乙醇,混匀,并在瓶上做好标记。
溶液I对人体有刺激性,操作时请小心,并注意适当防护以避免直接接触人体或吸入体内。
本试剂盒所有操作均在室温进行,操作时无需冰浴。所有离心也均在室温进行。
废液收集管在一次抽提中需多次使用,切勿中途丢弃。
本产品仅限于专业人员的科学研究用,不得用于临床诊断或治疗,不得用于食品或药品,不得存放于普通住宅内。
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使用说明:
1.切胶回收后,称重,将胶切碎或在离心管内用1ml枪头捣碎。
2.加入等体积的溶液I(如胶为100mg,则加100微升溶液I),vortex或颠倒混匀。
3.50-60℃水浴加热约10分钟至胶全融,期间,需vortex或颠倒混匀3-4次,以加速凝胶融解。
如果胶碎片较小,3-5分钟即可全融,凝胶碎片较大则需较长时间,胶全融后至少再在50-60℃水浴加热2分钟。50-60℃间任一温度都适合于本试剂盒。如果DNA片段大于5kb,宜颠倒混匀。Vortex容易导致大片段DNA断裂。
4.加入到DNA纯化柱内, 室温放置1分钟
如果体积较大,DNA纯化柱内容纳不下,可以把部分样品加入到纯化柱内,经离心处理后,再加入剩余的样品继续处理。
5.最高速(16000g,约12000-14000rmp左右)离心1分钟,倒弃收集管内的液体。
注意:这一步一定要达到16000g,较低离心速度会导致回收效率下降。
6.在DNA纯化柱内加入700微升溶液II,室温放置1分钟
7.最高速离心1分钟,洗去杂质。倒弃收集管内的液体。
8.再加入500微升溶液II,最高速离心1分钟,进一步洗去杂质。倒弃收集管内的液体。
9.最高速再离心1分钟,除去残留液体并让残留的乙醇充分挥发。
10.将DNA纯化柱置于1.5毫升离心管上,加入30微升溶液III至管内柱面上,放置1分钟
用1.5ml离心管作为收集管。溶液III需要直接加至管内柱面中央,使液体被纯化柱吸收。如果不慎将溶液III沾在管壁上,一定要震动管子,使液体滑落到管底,以便被纯化柱吸收。也可以用重蒸水或Milli-Q级纯水替代溶液III,但是水的pH应不小于6.5。如需得到较高浓度的DNA,可以只加20微升溶液III,但产量会略有下降。放置较长时间例如3-5分钟,会对提供产量略有帮助。
11.最高速离心1分钟,所得液体即为高纯度DNA。
相关产品请点击如下按钮:
使用本产品的文献:
1. Hu D, Ju X, Li L, Hu C, Yan L, Wu T, Fu J, Qin M.
BIORESOURCE TECHNOL 2015 Nov 24;201:8-14. (IF 7.539)
2. Hu D, Ju X, Li L, Hu C, Yan L, Wu T, Fu J, Qin M.
BIORESOURCE TECHNOL 2016 Feb;201:8-14. (IF 7.539)
3. Wen-guang Zhou, Yu-tuo Wei, Kun Huang and Ri-bo Huang.
J IND MICROBIOL BIOT 2004; 34(2): 1-4. (IF 2.824)
4. Wang B, Zhang J, Duan C, Wang D.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8(11): 138-141.
5. Li K, Chen L, Zhou Z, Li E, Zhao X, Guo H.
COMP BIOCHEM PHYS B 2006 Apr;143(4):453-8. (IF 2.219)
6. Yuan DD, Han YH, Wang CG, Chi CW.
Toxicon 2007 Jun 15;49(8):1135-49. (IF 2.201)
7. Zhou B, Huang C, Yang J, Lu J, Dong Q, Sun LZ.
Anal Biochem 2009 May 1;388(1):167-9. (IF 2.877)
8. Guo N, Chen R, Li Z, Liu Y, Cheng D, Zhou Q, Zhou J, Lin Q.
ACTA BIOCH BIOPH SIN 2011 May;43(5):354-61. (IF 2.836)
9. Zhou Y, Wang L, Yang F, Lin X, Zhang S, Zhao ZK.
APPL ENVIRON MICROB 2011 Sep;77(17):6133-40. (IF 4.016)
10. Yongjin J. Zhou, Fan Yang, Sufang Zhang, Haidong Tan and Zongbao K. Zhao.
WORLD J MICROB BIOT 2011 Dec;27(12):2999-3000. (IF 2.477)
13. Zhang CW, Zhang XL, Xia YJ, Cao YX, Wang WJ, Xu P, Che YN, Wu XK, Yi L, Gao Q, Wang Y.
Mol Biol Rep 2012 Aug;39(8):8379-85. (IF 1.402)
14. Fu S, Fan L, Pan X, Sun Y, Zhao H.
Mol Med Rep 2015 Feb;11(2):1266-71. (IF 2.1)
15. Zhou ZJ, Sun L.
FRONT CELL INFECT MI 2016 Jul 14;6:76. (IF 4.123)
16. He WT, Zhang LM, Li C, Li SY, Ding ZC, Fang ZM, Meng FY, Chen ZK, Zhou P.
Transpl Int 2016 Aug;29(8):941-52. (IF 3.177)
18. Du X, Shen T, Wang H, Qin X, Xing D, Ye Q, Shi Z, Fang Z, Zhu Y, Yang Y, Peng Z, Zhao C, Lv B, Li X, Liu G, Li X
J Dairy Sci 2018 Oct;101(10):9544-9558. (IF 3.333)
19. Jin G, Chen Z, Zhang J, Song J, Shi J, Zhou B
BIOSCIENCE REP 2018 Oct 2;38(5). pii: BSR20180905. (IF 2.942)
20. Ma L, Zeng F, Cong F, Huang B, Huang R, Ma J, Guo P
J Virol Methods. 265:66-70. (IF 1.786)
22. Yanjun Gao, Xinmei Ma, Huanxi Lu, Pan Xu, Chengling Xu
Oncol Rep. doi: 10.3892/or.2022.8462. (IF 3.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