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spho-p44/42 MAPK抗体(小鼠单抗)
收藏
产品编号 AM071
数量
¥ 462.00
产品包装:
>20次
产品简介
使用说明
相关文件下载
相关产品
相关论文
产品问答
来源 用途 交叉反应性 抗体类型 p44/42 MAPK分子量
Mouse WB, IP, IF, F H, M, R, Hm, Z IgG1 44/42kD

      WB, Western blot; IP, Immunoprecipitation; IF, Immunofluorescence; F, Flow cytometry.
      H, human; M, mouse; R, rat; Hm, hamster; Z, zebra fish.
      本Phospho-p44/42 MAPK(Thr202/Tyr204)抗体(Phospho-p44/42 MAPK(Thr202/Tyr204)antibody)为进口分装,用经过适当修饰的含有磷酸化Thr202/Tyr204的一段human MAPK多肽为抗原制备而成的抗Phospho-p44/42 MAPK(Thr202/Tyr204)小鼠单克隆抗体。克隆号为E10。
      本Phospho-p44/42 MAPK抗体不识别磷酸化或非磷酸化的SAPK/JNK,也不识别磷酸化或非磷酸化的p38 MAP kinase。
      本抗体识别Thr202和Tyr204同时被磷酸化的p44/42 MAPK,常用于检测p44/42 MAPK的激活。
      p44和p42 MAP kinase(即erk1和erk2)在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44和p42 MAP kinase可以被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细胞因子、激素、神经递质等多种细胞外信号激活。p44和p42 MAP kinase的激活依赖于MAP kinase
kinase(MEK)对Thr202和Tyr204的磷酸化。上述氨基酸残基的位置为相对应于human MAP kinase的氨基酸位置。
      配套提供了Western一抗稀释液,可以用于Western检测时的一抗稀释。
      建议抗体使用时的稀释比例如下(实际使用时需根据抗原水平的高低作适当调整):

WB IP IF F
1:1000 1:250 1:100 1:500

      本抗体如果用于常规的Western检测,至少可以检测20次。
包装清单:

产品编号 产品名称 包装
AM071-1 Phospho-p44/42 MAPK抗体(小鼠单抗) 20μl
AM071-2 Western一抗稀释液 20ml
说明书 1份

保存条件:
      Phospho-p44/42 MAPK抗体-20℃保存,Western一抗稀释液-20℃或4℃保存,一年有效。Western一抗稀释液优先推荐
4℃保存,长期不使用可以考虑-20℃保存,但冻融可能会导致出现轻微的浑浊和少量不溶物。
注意事项: 
      对于本抗体,Western检测时一抗要4℃缓慢摇动过夜,如果仅短时间与一抗孵育检测效果较差。
      在Western实验后,请注意回收稀释的抗体。回收的抗体在进行Western实验时至少可以重复使用10次。稀释后的抗体,包括已经使用过的稀释抗体,4℃保存。
      回收后重复使用的抗体,使用方法同新鲜稀释的抗体。如果在重复使用过程中发现抗体出现轻微混浊现象,可以10000g离心1-3分钟,取上清用于后续检测。如果回收的抗体出现明显的絮状物或长霉长菌等情况,则可以考虑废弃该抗体。
      本产品仅限于专业人员的科学研究用,不得用于临床诊断或治疗,不得用于食品或药品,不得存放于普通住宅内。
      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使用说明:
1.Western检测:
A.按照1:1000用碧云天提供的Western一抗稀释液稀释抗体。
B.把经过封闭的蛋白膜与稀释好的一抗4℃缓慢摇动过夜,确保稀释的抗体至少能在摇动的瞬间覆盖蛋白膜。
C.回收稀释的一抗,4℃保存以备下次继续使用。
D.按照Western的实验步骤进行后续的洗涤、二抗孵育、洗涤和检测等操作。具体操作可以参考如下网页:
http://www.beyotime.com/support/western.htm
2.免疫染色:
可以使用碧云天生产的免疫染色一抗稀释液(P0103)稀释抗体,使用后注意回收稀释好的一抗,具体操作可以参考如下网页: http://www.beyotime.com/support/immunol-staining.htm
3.其它实验操作请自行参考适当的protocol进行。
相关产品请点击如下按钮:
使用本产品的文献:
1. Gong M, Lu Z, Fang G, Bi J, Xue X.
Cancer Lett 2008 Dec 8;272(1):148-59. (IF 7.36)
2. Mou Zhang, Haotian Shi, Ningning Li, Nana Wei, Yan Tian, Jinfeng Peng, Xiaochen Chen, Liyuan Zhang, Meixiang Zhang, Hansong Dong
Plant Physiol. doi: 10.1093/plphys/kiab604. (IF 6.902)
3. Longmei Zhai, Qiran Sun, Min Gao, Xinxin Cheng, Xiaojun Liao, Ting Wu, Xinzhong Zhang, Xuefeng Xu, Yi Wang, Zhenhai Han
Plant Cell Environ. doi: 10.1111/pce.14384. (IF 6.362)
4. Zhang L, Liu X, Ma X, Liu Y, Che S, Cui J, An X, Cao B, Song Y
J Cell Physiol 2018 Oct;233(10):6965-6974. (IF 5.546)
7. Zhou BR, Huang QH, Xu Y, Wu D, Yin ZQ, Luo D.
Lipids Health Dis 2012 Nov 15;11:156. (IF 2.906)
8. Deng C, Chen H, Yang N, Feng Y, Hsueh AJ.
J Biol Chem 2015 Jul 24;290(30):18261-8. (IF 4.238)
10. Li Y, Duan F, Zhou X, Pan H, Li R
Mol Med Rep 2018 Sep;18(3):3034-3040. (IF 2.1)
11. Zhang F, Zhu F, Yang J, Zhang W, Liu K, Ren L, Xiong F, Lu K, Li D, Zeng R, Wang X, Li J, Chen S, Wang Y, Chen J, Huang N
BIOCHEM BIOPH RES CO. 513(1):193-200. (IF 2.985)
12. Xiuying Shi, Xu Han, Yu Cao, Cheng Li, Yaming Cao
J Cell Mol Med. doi: 10.1111/jcmm.16223. (IF 4.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