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强力抗原修复液(10X)
收藏
产品编号 P0088
数量
¥ 123.00
产品包装:
100ml
产品简介
使用说明
相关文件下载
相关产品
相关论文
产品问答

碧云天生产的通用型强力抗原修复液(All-purpose Powerful Antigen Retrieval Solution)是一种可以直接逆转醛类固定试剂交联作用的抗原修复液,可以用于石蜡切片、冰冻切片等样品使用多聚甲醛、甲醛或其它醛类试剂固定后的抗原修复。
本通用型强力抗原修复液的抗原修复效果总体上要优于常用的柠檬酸钠抗原修复液。
细胞或组织用多聚甲醛、甲醛或其它醛类试剂固定后,会导致蛋白之间的交联(cross-link),从而遮蔽样品的抗原位点,导致免疫染色时染色信号减弱,甚至出现一些假阳性染色结果。
本抗原修复液采用了可以直接逆转醛类固定试剂交联作用的试剂,可以非常有效地去除醛类固定试剂导致的蛋白之间的交联,充分暴露石蜡切片等样品中的抗原表位,从而大大改善免疫染色效果。
通常石蜡切片都需进行抗原修复处理,而冰冻切片可以不进行抗原修复处理。抗原修复会大大改善石蜡切片的免疫染色效果,但对于冰冻切片的染色效果很多文献资料表明也有显著改善。特别是当冰冻切片免疫染色效果欠佳时,可以考虑尝试进行抗原修复。从原理上来看,无论冰冻切片还是细胞爬片等,只要是用多聚甲醛、甲醛或其它醛类试剂固定的样品,进行抗原修复都会有效去除蛋白之间的交联,充分暴露抗原表位,从而大大改善免疫染色效果。
本产品对石蜡切片、冰冻切片、细胞爬片或涂片等样品均适用。
关于碧云天生产的各种抗原修复液的主要特点和差异可参考我们的相关网页:
http://www.beyotime.com/antigen-retrieval-solution.htm。
一个包装的本产品可以配制成1000毫升抗原修复液(1X)。按照每个片子需要10毫升抗原修复液(1X)计算,一个包装的本产品可以用于100个样品。
包装清单:

产品编号 产品名称 包装
P0088 通用型强力抗原修复液(10X) 100ml
说明书 1份

保存条件:
4℃或-20℃保存,一年有效。
注意事项:
抗原修复过程可以使用碧云天的染色缸染色架邮寄夹进行操作。塑料染色缸、染色架和邮寄夹可以很好地耐受沸水浴,而玻璃染色缸需避免骤冷骤热导致的玻璃破碎。
本抗原修复液使用前必须用重蒸水或Milli-Q水稀释10倍,配制成抗原修复液(1X)。
通用型强力抗原修复液(10X)含有低浓度的有毒试剂,操作时请特别小心,并注意有效防护以避免直接接触人体或吸入体内。
本产品仅限于专业人员的科学研究用,不得用于临床诊断或治疗,不得用于食品或药品,不得存放于普通住宅内。
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使用说明:
1. 对于石蜡切片:
a. 脱蜡:切片在二甲苯中脱蜡5分钟,再换用新鲜的二甲苯脱蜡,共用二甲苯脱蜡3次。无水乙醇5分钟,两次。90%乙醇5分钟,两次,70%乙醇5分钟,一次。蒸馏水5分钟,两次。
b. 抗原修复:用重蒸水或Milli-Q水将本抗原修复液(10X)稀释10倍,配制成抗原修复液(1X),例如1ml本抗原修复液(10X)加入9ml重蒸水或Milli-Q水,混合均匀,即得10ml抗原修复液(1X)。将切片浸泡在抗原修复液(1X)中,95-100℃加热约20分钟(加热时间可以控制在10-30分钟内,最佳的加热时间需根据不同的样品和目的蛋白自行摸索)。抗原修复液(1X)使用前需预热到95-100℃。加热可以使用普通的水浴锅,也可以使用微波炉加热。如果使用微波炉加热,需注意避免暴沸和过多的水分蒸发。随后大约在20-30分钟内冷却至室温。用免疫染色洗涤液洗涤1-2次,每次3-5分钟。随后即可进行封闭等后续的免疫染色步骤。
2. 对于冰冻切片:
用免疫染色洗涤液洗涤切片5分钟。将切片浸泡在抗原修复液(1X)中,95-100℃加热约20分钟(加热时间可以控制在10-30分钟内,最佳的加热时间需根据不同的样品和目的蛋白自行摸索)。抗原修复液(1X)使用前需预热到95-100℃。加热可以使用普通的水浴锅,也可以使用微波炉加热。如果使用微波炉加热,需注意避免暴沸和过多的水分蒸发。随后大约在20-30分钟内冷却至室温。用免疫染色洗涤液洗涤1-2次,每次3-5分钟。随后即可进行封闭等后续的免疫染色步骤。
3. 对于其它样品的抗原修复,可以参考石蜡切片或冰冻切片的步骤进行。
相关产品请点击如下按钮:
使用本产品的文献:
1. Xinqi Fan, Qitao Song, De-En Sun, Yi Hao, Jingyang Wang, Chunting Wang, Xing Chen
Nat Chem Biol. doi: 10.1038/s41589-022-01016-4. (IF 12.587)
2. Min-Yi Ou, Poh-Ching Tan, Yun Xie, Kai Liu, Yi-Ming Gao, Xiao-Sheng Yang, Shuang-Bai Zhou, Qing-Feng Li
Theranostics. doi: 10.7150/thno.72317. (IF 8.579)
3. Jian He, Yongheng Hou, Fangli Lu
Front Immunol. doi: 10.3389/fimmu.2022.896744. (IF 5.085)
4. Chen H, Luo B, Yang X, Xiong J, Liu Z, Jiang M, Shi R, Yan C, Wu Y, Zhang Z.
J Neuroimmunol 2014 Mar 15;268(1-2):64-70. (IF 3.125)
6. Wei K, Chen P, Shen FY, Zhang Y, Liu YH, Wang ZR, Loepke AW, Wang YW, Deng M
Neuroscience. 415:59-69. (IF 3.056)
7. Fuping Qian, Xin Wang, Zhenhua Yin, Gangcai Xie, Huijun Yuan, Dong Liu, Renjie Chai
Aging (Albany NY). doi: 10.18632/aging.103840.
8. Jiayi Zheng, Weiwu Cai, Xuen Lu, Wei He, Ding Li, Haoyu Zhong, Liangjun Yang, Siyi Li, Haishan Li, Sereen Rafee, Ziming Zhao, Qi Wang, Huafeng Pan
J Cancer. doi: 10.7150/jca.52658. (IF 3.565)
9. Lijuan Zhang, Minmin Tang, Xiaofang Xie, Qiuying Zhao, Nan Hu, Hui He, Gangcai Liu, Shiqi Huang, Cheng Peng, Ying Xiao, Zili You
J Neuroinflammation. doi: 10.1186/s12974-021-02185-0.
10. Guanyun Wei, Xu Zhang, Chengyun Cai, Jiajing Sheng, Mengting Xu, Cheng Wang, Qiuxiang Gu, Chao Guo, Fangyi Chen, Dong Liu, Fuping Qian
Front Cell Neurosci. doi: 10.3389/fncel.2022.840143. (IF 3.921)
11. Wen-Xi Wang, Zhen-Ru Zhao, Ying Bai, Ya-Xing Li, Xiao-Ning Gao, Sen Zhang, Yan-Bin Sun
Exp Ther Med. doi: 10.3892/etm.2022.11232. (IF 1.785)
12. Fengchan Li, Yun Du, Lei Hong, Ziting Liu, Kunmin Yan, Chu Liu, Zhen Zhu, Qiongyu Lu, Chaojun Tang, Li Zhu
J Cell Mol Med. doi: 10.1111/jcmm.17354. (IF 4.486)
13. Chunshuai Wu, Guanhua Xu, Guofeng Bao, Hong Gao, Jiajia Chen, Jinlong Zhang, Chu Chen, Hongxiang Hong, Pengfei Xue, Jiawei Jiang, Yang Liu, Jiayi Huang, Yue Sun, Jiawei Fu, Yiqiu Li, Zhiming Cui
J Biol Chem. doi: 10.1016/j.jbc.2022.102443. (IF 4.238)